海门举行全国新教育开放周暨初中“推进每月一事”研讨会
12月5日、6日,江苏海门实验区举行全国新教育开放周暨初中“推进每月一事”研讨会,辽宁、山东、贵州、黑龙江、陕西等8个省, ...
12月5日、6日,江苏海门实验区举行全国新教育开放周暨初中“推进每月一事”研讨会,辽宁、山东、贵州、黑龙江、陕西等8个省,以及海门本市的近500名新教育代表参会。 12月5日上午,在海门市实验学校报告厅举行报告会。国家督学、原江苏省教科所所长成尚荣以“习惯养成与核心素养”为题作专题报告。他先容了核心素养的国际背景和国际发展经验,分析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特点,阐明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战略中的意义,指出了核心素养培育与习惯养成、与新教育“每月一事”的关系,对核心素养在中国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出了宝贵建议。 接着,新教育研究院院长、海门市教育局局长许新海博士致辞并作报告。他以“深度推进‘每月一事’,准确把握良好习惯养成的融合点”为题,从初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阐明了初中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了针对性、操作性很强的引导意见。他说,初中阶段要用好习惯培育好习惯,要把好习惯培养与意志力培养高度融合在一起,把好习惯养成与课程、课堂、学科学习紧密结合在一起,把好习惯养成与做人、做事深度融合。 下午,海门实验区的8位榜样教师围绕“习惯养成”,作每月一事行动叙事。他们分别是海门市东洲中学赵萍、开发区中学陈英、正余初中张国锋、海南中学殷卫娟、能仁中学李艳红、东洲国际学校庄玲、实验初中蔡红娟和三和初中张倩。8位老师以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先容了学校或班级推进每月一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实践经验,呈现了新教育从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出发,进行初中学生习惯养成探索的最新成果和思考。江苏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叶水涛、江苏省教育报刊总社副总编陈瑞昌两位专家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和引领。 6日,代表们分别考察了东洲中学、东洲国际学校、开发区中学、海南中学、能仁中学、实验初中、三和初中和正余初中。各学校充满养成教育学问气息的环境、具有思想质地的校长讲述、生动感人的教师叙事、精彩纷呈的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吸引了与会代表。 为期两天的海门开放周充分展示了海门在推进每月一事行动中注重教给孩子终身受用的好习惯的创新实践和经验成果,与会代表们将带着海门经验,踏上新教育的新征程。
|